足協杯走過65年歲月長河 全民足球理念已深入人心
燕京啤酒2021中國足協杯的足協足球每一個比賽現場,金色的杯走65這個數字格外醒目。沒錯,過年淮安鹽化工業園區有限公司這個數字提醒著這項歷史悠久的歲月國內足球比賽已經走過了65年的歷史,這的長河確是一段值得記憶的歲月長河。足協杯的全民歷史上,很多人都有著難忘的理念故事。如今,已深足協杯的入人全民足球理念已經深入人心,每一支低級別的足協足球球隊都有著自己的夢想,渴望能夠在足協杯這個大舞臺上讓所有人看到自己的杯走風采。未來,過年這個夢想還會一直傳遞下去。歲月
首屆比賽改變了很多人的長河命運
將時針撥回66年前的1955年,中國足球的全民名宿們張宏根、年維泗、陳成達那時候還是英姿勃發的青年,那一年他們從匈牙利學習歸來,他們的專業水平算是當時中國足壇水平最高的一群人,他們也激發了全國足球愛好者的熱情。當時國內的淮安鹽化工業園區有限公司足球氛圍非常好,全國各地很多足球愛好者都會積極參與足球運動,在廣闊的工廠、學校以及各行各業中,都是利用業余時間踢球的年輕人們。
為了大力普及足球運動,將足球的火種播向全國,也是希望調動全國更多足球愛好者參與比賽的積極性,讓他們能有機會參加全國比賽。于是,1956年一項全國性足球比賽應運而生:第一屆全國足球錦標賽。而這項比賽就是中國足協杯的前身。也就是說,從1956年開始,中國足協杯正式邁出了歷史長河的第一步。
1956年6月,第一屆全國足球錦標賽在青島舉行。比賽要求所有參賽球員必須是沒有參加過當年全國足球聯賽集訓的球員,也就是純粹的業余球員。當時報名參賽的有學生、工人,醫生,還有機關的干部,商店營業員。首屆比賽不僅是以業余球隊參加,而且還是全國性的足球比賽第一次以淘汰賽制為主,后來足協杯也一直以淘汰賽的賽制延續下來。
第一屆比賽由青島、上海、北京、天津、梅縣、武漢、旅大、延邊、西藏共9支球隊報名,共140多名運動員參加賽,上海隊奪得冠軍。而就是在那一屆比賽結束后,很多人改變了命運,成為專業運動員。特別是像奪冠的上海隊中,很多球員進入了專業足球隊。
在第二屆比賽中,開始變成了由業余和專業選手共同參與的全國性比賽,而且首次開始了由下而上進行的淘汰賽,從此不斷出現低級別球隊爆冷與高級別球隊同場競技的場面,進一步提高了業余球員的參賽積極性,很多人從此走上專業球員的道路。然而在此之后,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這項賽事陷入了長達24年的停頓。
24年后重啟 正式定名中國足協杯
進入八十年代后,全國各項體育比賽都重新恢復,時隔24年之后,原來的全國足球錦標賽在1984年重新啟動,而且在這一年正式定名為中國足協杯。那一年,年輕的遼寧隊也從足協杯開始了十連冠的征程。
遼寧的十連冠就是始于1984年參加足協杯。當時年輕的遼寧隊一路打入決賽,對手是全國實力最強的廣東隊,楊寧、池明華、吳育華等廣東隊球員在國內都是赫赫有名,隊中很多球員都入選過國家隊。廣東隊平均年齡也比遼寧隊大兩歲,原本賽前大家都更看好廣東隊奪冠。誰也沒有想到,足協杯的決賽中,遼寧隊爆出冷門5-0橫掃廣東隊,為之后的十連冠奠定基礎。從此以后,冷門成為足協杯的最大一個特色。
隨著1994年職業聯賽開始后,足協杯的競爭更加激烈,足協杯慢慢演變成了京滬魯三強的爭奪。到目前為止,山東隊共奪得6次足協杯冠軍,成為奪得足協杯冠軍最多的球隊。而在今年的足協杯比賽中,山東隊也很有可能會再次殺入決賽,在主教練郝偉的帶領下,全隊今年將向中超聯賽、足協杯雙冠王再次發起沖擊。
不過,在職業聯賽開始后的足協杯中,業余球隊沒有機會參加。2006年,足協杯再次停擺5年。經歷了反賭掃黑,中國足球百廢待興,對于重啟足協杯,當時足協內部意見并不統一。最終,時任足協掌門人韋迪拍板敲定,不能因為有些人認為足協杯是雞肋就不搞了,相反要把足協杯好好搞起來。于是,2011年足協杯再次重啟,那一年再次確定了業余球隊可以參加足協杯的賽制。同時為了刺激中超球隊的參賽積極性,明確足協杯冠軍從此可以直接獲得亞冠正賽資格。
那一年,天津泰達隊戰勝山東隊奪得冠軍,這個冠軍距離他們上一次奪得全國冠軍已經過去了31年。如果沒有足協杯,天津隊要奪得聯賽冠軍的難度肯定會非常大。也就是從那一年開始,中國足球開始重新從低谷走出來,后來的中超聯賽與足協杯都達到了鼎盛時期。兩年后的足協杯決賽中,貴州人和面對廣州恒大,時任人和主帥宮磊回憶到:當時俱樂部董事長戴永革開出了1億人民幣的獎金,由此可以看得出對足協杯的重視。那一年,貴州隊力壓如日中天的廣州恒大奪冠,奪得西南地區第一個全國足球冠軍。
全民足球理念深入人心 冷門迭起
多年來,足協杯一直不缺少冷門的出現,這項賽事已經成為弱隊證明自己、強隊邁向成功的舞臺。無論你是哪一級別的球隊,只要你在足協杯的賽場拿出120分的拼勁,這個戰場就一定能夠讓的付出與努力得到回報。
中國足協競賽部副部長李立鵬在談到最近幾年的足協杯比賽時就表示:全民足球是中國足協杯的理念,如今的足協杯已經喚起全民足球的熱情,通過足協杯去引領各地方足協去辦賽,各個地方通過當地的比賽獲得足協杯參賽資格,讓所有參與者都有機會與職業球隊同場競技。
正是這個理念的深入,讓很多低級別的球隊更加重視足協杯的比賽。我們不妨看看最近幾年足協杯比賽中那些的冷門。2013年,中乙球隊大理銳龍隊在上海虹口足球場3-2戰勝了申花隊進入16強,爆出那一年足協杯的的最大冷門。2014年,武漢宏興點球4-3淘汰上海上港,蘇州錦富點球淘汰遼寧宏運,這兩支業余球隊淘汰中超球隊,比前一年的冷門更大。
2017年成為中乙球隊的蘇州東吳先是淘汰了當時還在中超的延邊富德,隨后與上海上港在常規時間戰成1-1,武磊在傷停補時的進球讓比賽進入點球大戰,結果雙方創造一場歷史性的點球大戰,激戰了17回合,蘇州東吳隊14-15遺憾止步。2018年,還在中乙聯賽的南通支云面對足協杯衛冕冠軍上海申花,在半場0-2落后的情況下,下半時大逆轉3-2淘汰了申花隊。
2019年,業余球隊上海嘉定城發接連淘汰了延邊北國、浙江毅騰、北體大這些職業隊打入16強,創造了業余球隊參加足協杯的的最佳歷史戰績。上海嘉定城發作為一支業余球隊,連續6年闖入足協杯正賽,絕對是足協杯歷史上的一段佳話,國內足壇名宿金志揚認為,正是這些業余球隊的努力,給職業球隊帶來更多的激勵,冷門成為足協杯的一個亮點,提高了足協杯賽事的影響力。
在今年的足協杯賽上,幾支乙級隊面對中超球隊都打得非常頑強,給中超球隊制造了很多麻煩,李毅帶領的四川九牛隊更是打入八強,并且有機會再創歷史,這些比賽注定都會寫入足協杯的歷史上,值得后人慢慢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