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撰文評論國足 情況慘淡因未遵足球規律
人民日報撰文評論國足 情況慘淡因未遵足球規律
字體大小:A A2013-10-19 10:31:55編輯:竹青點擊: 次
90win體育訊 北京時間10月19日,人民日報國足在15日晚的撰文遵足亞洲預選賽中客場被印尼1-1逼平后,再次被推到了輿論的評論港貿寶無錫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封口浪尖上。昨日人民日報特意撰文評論國足,國足文章中稱國足情況慘淡只因未遵循足球規律,情況球規捧殺棒殺國足都無益。慘淡
國足從“6·15”事件后成為了外界關注的人民日報焦點,東亞杯和兩場熱身賽的撰文遵足成績才讓國足嘗到了一些甜頭,一場客場被印尼逼平的評論賽事就把過往辛苦建立起的積極形象摧毀了。近日人民日報也對國足的國足港貿寶無錫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賽事表示了關注,并且撰文評論了國足的情況球規情況,認為中國足球的慘淡探索道路經歷了許多挫折,大多都是人民日報因為管理者的管理不善,未按照應有規律辦事。撰文遵足
附人民日報全文
中國足球的評論成長探索,走了不少彎路,付出幾多慘痛的代價,其中常被詬病的一條是管理者的急功近利。中國足球必須看清自己的實力和底氣,明白要走的路還長。否則,在捧殺和棒殺之間,中國足球依然會被扭曲。
中國男足踢平印尼隊,又迎來一陣討伐之聲。代理主教練傅Bo的執教思路、臨場指揮受質疑,隊員的心態和士氣再度被揶揄乃至痛斥。這樣的遭遇并不令人感到陌生,或者說,人們已習慣拿足球“吐槽”,誰讓它不爭氣呢。
而就在7月份的東亞杯上,中國隊獲得亞軍,被認為是以1-5負于泰國隊的知恥后勇,“表現可圈可點”。傅Bo也成了本土教練的榜樣,不知不覺間,似乎問題主要是前任主帥卡馬喬不服水土所致。轉眼到了亞洲杯預選賽,國足被“打回原形”。期待落空,輿論又如同過山車一般呼嘯而下,東亞杯也成了不入流的賽事。從捧殺到棒殺,轉換未免太快了些。
中國足球的成長探索,走了不少彎路,付出幾多慘痛的代價,其中常被詬病的一條是管理者的急功近利。足球號稱“世界第一運動”,發展規律中有著鮮明的大眾文化特征,沒有足夠的參與規模和時間積淀,很難形成豐厚的土壤。如今,中國足球沉疴纏身,固本培元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幾個月時間里,表現忽起忽落其實都不算意外。不管捧殺還是棒殺,圍觀者是不是也有急功近利的心態在作祟?
足球被稱為第一運動,某種程度上還在于它能成為大眾心理的映射。人們的關注和期待是中國足球奮起的動力,但動輒轉換的捧殺與棒殺,如果和足球的發展形成惡性循環,受損的是所有參與者。
中國足球的慘淡現狀,其主因是管理部門未能按照項目發展的應有規律辦事。前行之路需要減少不必要的行政干預,同時,發展的大環境也離不開理性和耐心。諸如貝克漢姆等國際足壇“大腕”,送給中國足球的忠告其實都無比簡單:時間。
不久前,恒大足球俱樂部的主教練里皮談到了他對中國足球的感受,“中國人非常熱愛足球”,但與此形成反差的是,“踢球的人并不多”。這同樣是中國足球必須面對的現狀,看清自己的實力和底氣,明白中國足球路還長。否則,在捧殺和棒殺之間,中國足球依然會被扭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