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屆學青會來了,足球項目賽制改革影響大
第一屆學青會(公開組)男子足球十五歲至十六歲組(以下簡稱U16)預選賽在唐山、第屆日照和濰坊三個賽區激戰正酣,學青響11日,球項深圳市榮旺五金制品有限公司第三輪比賽結束,目賽代表各城市(區)出戰的制改27支隊伍依舊為11個決賽圈名額奮力拼爭。而此前的革影6月14日到22日,第一屆學青會(公開組)男子足球十七歲至十八歲組預選賽在大連普灣基地和大連人青少年足球訓練基地完賽。第屆此外,學青響女子足球相應組別賽事也正在進行中。球項
第一屆學青會的目賽深圳市榮旺五金制品有限公司全稱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屆學生(青年)運動會”,由教育部和國家體育總局聯合主辦,制改事實上,革影學青會融合了兩項全國性賽事:一項是第屆全國青年運動會(前身為城運會),另一項是學青響全國學生運動會。學青會的球項比賽項目又分為公開組和校園組,公開組的賽的賽事不僅有以專業(職業)運動隊代表的城市參賽,也有高水平的校園運動隊參賽,后者同樣也以城市代表隊的身份參賽;而校園組的賽事沿襲之前全國學生運動會的特點,系純粹的校園體育代表隊之間的比賽。同樣,學青會的足球項目也包括公開組和校園組兩個競賽大類,兩個競賽大類又分設男女U18和U16等不同年齡組別。
學青會的的目的是深化體教融合,全面梳理和精簡賽事體系,以此成為全運會前置的國家級大型綜合運動會,每四年舉辦一屆,和全運會間隔兩年交替舉行。
學青會的足球項目公開組由中國足協承辦,報名以城市(或直轄市下屬區)為單位,今年的第一屆學青會公開組的足球比賽,U16涵蓋了2007和2008年齡段,U18包括2005和2006年齡段。U18組別參賽球隊18支,U16組參賽球隊27支。決賽階段比賽將于11月在廣西賀州舉行,共設12支球隊,除預賽中出線的11支球隊之外,還包括一支東道主球隊。
6月22日,率先結束的U18組預賽中,遼寧省大連市、四川省成都市、山西省大同市、福建省廈門市、山東省濟南市、吉林長春市、湖北省武漢市、廣東省深圳市、上海市楊浦區、廣東省廣州市、北京市朝陽區等11支球隊晉級決賽圈。
學青會足球公開組參賽球隊的性質更接近于“省隊”,比如U16組的上海市楊浦區隊就由上海市兩家職業俱樂部梯隊和根寶基地等其它青訓機構隊員組成,可以說就2005-2006年齡段是“上海隊”;山東省濟南市隊則主要由魯能足校球員組成,也接近于“山東隊”。當然,一個省市可以派出多支球隊參賽,或者指定某一地區足球隊參賽,由此部分城市派出的球隊是“市隊”性質,僅U16組,廣東省就有多支球隊參加,廣東省廣州市隊、廣東省深圳市隊、廣東省東莞市隊等。
從年齡設置上看,2023年第一屆學青會(公開組)足球賽事為2005-2006和2007-2008兩個年齡段組別;2025年全運會則是2005-2006、2007-2008和2009-2010三個年齡段組別;2028年奧運會則是2005年齡段組別。一個完善的“學青會--全運會--奧運會”競賽體系就此呼之欲出,足球項目只是這其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值得注意的是,第一屆學青會(公開組)的很多參賽球隊都是體教融合球隊:江蘇省蘇州市隊一直堅持體教融合路線;青海省西寧市隊長期在學校中學習和訓練;重慶沙坪壩區隊的全部球員來自區內四所中學;新疆喀什地區隊更是從高中及職業中專中選拔的隊員。
第一屆學青會(公開組)足球比賽有多項競賽政策的革新。首先便是必須報名小年齡段球員,以U16組為例,理論上,16歲球員不能超過2/3比例,考慮到學青會(公開組)預選賽及決賽名額只有20人,最終設置了“15+5”的政策,即大年齡段球員(16歲)不能超過15人,小年齡段球員(15歲)不能少于5人。
第一屆學青會(公開組)足球比賽還引入了“報名球員積分制度”,根據最終一次報名的50人大名單,按照球員正式比賽出場時間、比賽級別及比賽結果等系數,確定各球隊的分組級別。“我們希望通過這個政策的杠桿作用促進地方協會的賽事體系建設。”第一屆學青會足球項目(公開組)賽事負責人、中國足協競賽部副部長李立鵬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