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羽實力詮釋“團結就是力量”
5月4日,國羽在廈門奧林匹克體育中心鳳凰體育館,實力中國羽毛球隊如愿第14次捧起蘇迪曼杯,詮釋昆明自動化養殖設備有限公司大家激情慶祝這來之不易的團結冠軍。奪冠的力量過程展現了國羽強大的團隊凝聚力。全隊上下團結一心、國羽眾志成城,實力頂住壓力、詮釋克服困難、團結不畏強敵,力量最終在廈門圓夢。國羽
這屆蘇杯中國隊面臨著很大壓力。實力一方面最大對手韓國隊虎視眈眈,詮釋在賽前韓國媒體報道稱,團結昆明自動化養殖設備有限公司韓國隊奪取廈門蘇迪曼杯的力量概率非常高。韓國隊除了男單項目外,在其他項目上都有與中國隊抗衡的能力。另一方面國羽內部也遭遇了一些困難。石宇奇因腸胃疾病賽前體重減輕12斤,混雙老將黃東萍狀態一般,一批“00后”球員要首次在蘇杯上挑大梁,具有很多不確定性。但即便困難再多、壓力再大,中國羽毛球隊也全部克服了。
“五屆(蘇杯)了,這一次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壓力。”國羽混雙主管教練楊明在奪冠后感嘆道。混雙作為蘇杯的第一個項目,對比賽走勢至關重要。而鄭思維/黃雅瓊在新周期告別國家隊,本屆蘇杯誰能在關鍵時刻挑起大梁,在賽前并不確定。隨著比賽進行,有過蘇杯經驗的馮彥哲/黃東萍站了出來。五次參加蘇杯,黃東萍從一個對團體賽懵懂的年輕隊員成長為有擔當、有責任感的老將。在本屆蘇杯期間度過30歲生日的黃東萍,站在場上就能展現出堅韌的斗志。從上一屆蘇杯半決賽失利的陰影中走出,馮彥哲變得更加強大。馮彥哲和黃東萍也通過蘇杯堅定了前行的信心。
石宇奇在蘇杯前一直受到腸胃問題困擾,體能令人擔憂。站在蘇杯賽場,石宇奇拼盡全力。決賽前一晚,石宇奇還是身體不適,但當教練組問他能否上場時,他堅定地表示:“沒有問題。”決賽他以兩個21比5的比分輕取對手,為隊伍的取勝奠定了堅實基礎。奪冠后,石宇奇流下了激動的淚水。
女單項目上,當“00后”王祉怡在小組賽輸球后,陳雨菲站了出來。在淘汰賽四分之一決賽和半決賽出場都取得勝利,尤其是戰勝日本隊名將山口茜,這位蘇杯“五朝元老”證明自己在團體賽依舊可以信任,“只要我上場,就會全力以赴為團隊爭取勝利。”
女雙組合劉圣書/譚寧在淘汰賽第一次登場就是在最重要時刻,決賽面對韓國強檔白荷娜/李昭希,兩位小將打出年輕運動員的朝氣和沖勁,為國羽奪冠鎖定制勝分。奧運冠軍陳清晨、賈一凡等老將的傳幫帶,無疑給了兩位小將更多勇往直前的勇氣。賽后由于領獎臺人數限制,陳清晨和賈一凡并沒有登上領獎臺,而是把機會給予年輕隊友。
新老傳承讓國羽團隊凝聚力更加彰顯。王祉怡雖然在決賽中不敵安洗瑩,但也拼盡全力。“這一屆蘇杯自己打了三場比賽,學到了很多,是很好的經歷。前幾天沒有上場,看比賽時看到蘇杯‘五朝元老’在場上克服困難時的表現,值得自己學習。”
“每一個上場的運動員守好自己的這一分,不考慮前面的人贏球或者輸球,即使是輸球以后,全隊也會進行鼓勵。”在中國羽協主席、國羽雙打主教練張軍看來,這次隊伍在面對壓力和困難時能夠克服,來自于團隊凝聚力,全隊齊心協力為了捧杯的終極目標,盡各自最大努力,無論是否上場,都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奉獻給這支隊伍。
團隊凝聚力不僅僅體現在運動員身上,教練員亦然。“五個組的教練就是我和夏煊澤(國羽單打主教練)的底氣。”張軍賽后感謝所有教練員的付出。蘇杯比賽的每一天,孫俊(男單組)、羅毅剛(女單組)、陳其遒(男雙組)、陶嘉明(女雙組)、楊明(混雙組)等五個組的主管教練相互之間都會加油、鼓勵。
本屆蘇迪曼杯專家組成員傅海峰和蔡赟分別協助指導國羽男雙和女雙,與隊伍在晉江集訓備戰一個多月。奧運冠軍“風云”組合合體也成為本屆蘇杯的佳話。他們給隊伍提供技術指導的同時,更帶來了強大的精神動力,很多隊員都視他們為榜樣。其中就包括首次參加蘇杯的男雙組合陳柏陽/劉毅,他們在小組賽上場一次就取得勝利,成為國羽新增的兩名世界冠軍。此外,首次參加蘇杯的混雙球員蔣振邦、魏雅欣也成為國羽新增的世界冠軍。
從1995年中國隊首次奪得蘇迪曼杯以來,中國隊已經14次奪得蘇杯。在一代代隊員的傳承接力中,中國羽毛球隊成為世界羽壇最優秀的隊伍。“團體賽最能漲士氣,這個比賽打完,相信不管是核心隊員還是年輕隊員、二線隊員都很有收獲。希望他們在接下來的國際比賽中能夠發揮出來,展現中國羽毛球隊的風采。”張軍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