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民族大學學子組成北京男女龍舟隊 學生軍拿下五枚龍舟獎牌
北京龍舟隊
第十二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
這次北京市代表團中,中央舟隊來自中央民族大學學子組成的民族北京男女龍舟隊,在第十二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拿下5枚獎牌。大學東莞合振五金有限公司在訓練之前不少隊員沒劃過船沒游過泳。學組學生下枚憑借強大的成北學習能力和對龍舟文化的熱愛,這支學生軍在運動會舞臺上與全國各地的京男軍拿獎牌高手過招交流,在對抗中成長。女龍
北京水域向龍舟隊開放
龍舟運動起源于民間龍舟競渡,龍舟流傳最廣的中央舟隊說法是人們劃龍舟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逐漸形成傳統節日端午節的民族重要習俗。湖廣地區及福建和貴州等地龍舟運動盛行。大學東莞合振五金有限公司
相比之下,學組學生下枚想要在北京搞龍舟運動,成北就面臨著各種挑戰。京男軍拿獎牌本屆運動會,女龍北京龍舟隊全部由中央民族大學的學生組成,在學業之余要兼顧訓練,難免造成集訓無法全勤。此外,受限于北京的氣候,隊伍只能在端午前后才下水訓練。“最近北京市的很多有條件的水面向我們開放訓練了。我們在圓明園、八一湖、永定門水域、通惠河訓練過。”帶隊老師王建強介紹。
將來當你在北京的圓明園、八一湖、通惠河水域看到這支龍舟隊伍訓練的身影,別忘了給這支學生軍送上掌聲。
月初曾到廣東九江集訓
學生們還在寶貴的學習期間擠出集訓時間,輾轉全國多處水域,迅速提升了體能、默契和技術,縮小與國內頂級職業隊伍的差距。
北京龍舟隊在中國龍舟協會的牽線下,聯系上九江龍舟俱樂部,在11月5日從北京來到廣東九江龍舟訓練基地,展開為期半個月的集訓,然后直接出發到海南三亞,參加運動會龍舟項目。
王建強介紹,這次交流讓學生們眼界大開。隊員楊杰是研究生二年級學生,是四艙左槳劃手。在訓練中他發現,自己在體能和力量上有優勢,但還是劃不過當地的職業隊伍。隊伍看到差距,迅速進行了調整,在選材上限制了體重,學習前拋技術,努力提升槳頻。通過半個月的努力,隊伍有了長足進步。
本屆運動會龍舟比賽在波光粼粼的三亞河水域舉行。北京龍舟隊最終在男女標準龍舟和小龍舟以及男女混合龍舟項目斬獲5枚獎牌,實現在運動會連續獲獎的輝煌。王建強介紹,隊伍中上水訓練次數最多的隊員也只有70多次上水經驗,“所以學生們每經歷一次訓練和比賽都會有很大提升。”
累計400名同學參加龍舟隊
這支龍舟隊伍最早于2007年在中央民族大學成立,隊員由苗族、回族、布依族、蒙古族和漢族各民族學子組成。17年來,累計有超過400名同學在中央民族大學龍舟隊大家庭拼搏、奮斗過。
在北京的校園推廣龍舟文化并不容易。龍舟運動代表著力量之美,但也面臨當下審美取向的挑戰。這次北京青年報記者看到,龍舟隊的姑娘、小伙膚色健康,身材修長,力量感十足。女隊三艙左槳劃手潘婧說,在女隊招生時確實有人提出擔心曬黑、訓練成膀大腰圓的樣子。“龍舟運動對現在的女性審美是一個挑戰。我只能告訴大家,能夠在身材上變得強壯,是對這項運動的最大尊重。”
此前中央民族大學龍舟隊已獲得11座“首都大學生龍舟錦標賽”冠軍獎杯,如今學生們表示,會在本屆運動會后進一步提升自身實力,讓龍舟出現在北京更多水域,讓學校在龍舟文化傳承中發揮更大作用。“這就是我們出來比賽的意義,除了進行民族交流,還有項目交流。通過比賽才能交到朋友,發現差距。中央民大龍舟隊需要這樣的平臺不斷提高,成為龍舟文化在北京的代表之一。”王建強說。
文/本報記者 褚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