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盤點:加強新聞服務 營造良好輿論氛圍
2016年5月,盤點中國足協重組新聞委員會,加強進一步完善了協會新聞管理的新聞聊城交運旅游出租公司體制機制,針對《中國足球改革發展總體方案》中提出的服務氛圍輿論宣傳的各項要求,在做好足球新聞宣傳工作的營造輿論同時,還對足球賽事媒體運行和新聞服務進行了規范。良好通過加強與媒體的盤點溝通和交流,努力營造對足球事業發展有利的加強輿論環境,所有這些工作的新聞目的很明確,就是服務氛圍為足球改革助力。
利用多種傳播手段,營造輿論打造權威官方平臺
在如今的良好時代背景下,新聞傳播較之以往已經發生翻天覆地的盤點變化。作為公眾的加強聊城交運旅游出租公司焦點,中國足球吸引了社會各界的新聞廣泛關注,這自然會對足協的官方宣傳提出更高的要求。
為打造權威發布的公信力,除了在中國足協官網及時刊發、通報中心及協會的各項工作,還規范了信息核查和發布管理,以提高官方信息發布的準確性。
與此同時,足協不斷利用已有的新媒體平臺,創新宣傳方式和宣傳內容,形成了官網(網站)、官微(社交媒體)、微信公眾號(移動互聯網)三網聯合的新媒體傳播平臺,充分利用新媒體短平快的特點,并增強了與媒體及球迷的互動,對重要新聞事件及時反饋,對不實言論進行應對,在很多重要事件上,其效果都體現得非常明顯。
目前“中國足協新聞辦”新浪官方微博的關注人數超過92萬,“中國足球隊”官方微博粉絲穩定在477萬,“CSL中超聯賽”官方微博粉絲約507萬,足協杯微博粉絲數量截止到目前已達8萬。從這組數據不難看出,官方新媒體平臺的影響力不可低估。
除了數量,質量也至關重要。以“中國之隊”微信公號為例,堅持“內容為王”,從貼近性、實用性、趣味性和時效性上進行突破,制作了大量隊員專訪、獨家視頻、賽事宣傳片等一手消息、賽事信息。足協杯圍繞六十周年制作專題紀錄片,宣傳賽事文化、講述賽事歷史沿革,獲得了相當不錯的口碑。
規范工作機制加強媒體溝通,做好新聞服務
保證官方新聞平臺的準確性和權威性是基礎,但要想營造良好輿論氛圍,還需要更多的媒體參與其中,進行及時、準確、專業的報道。這也是足協做好新聞服務工作的價值所在。做好新聞服務工作猶如搭建橋梁,方便各方形成合力,一同為足球改革保駕護航。
2016年,中國足協繼續規范各級各類足球比賽的媒體運行工作,做好足球賽事及重大活動的新聞服務,為廣大新聞媒體提供采訪便利。
比如在5月舉行的國家隊備戰媒體專題座談會上,中國足協領導、國家男女足主教練等出席座談會。同時邀請了全國重要媒體的資深足球媒體人,向其通報國家男女足參賽備戰情況,并聽取各大媒體的建議與意見。
今年下半年開始,中國之隊單場賽事以及發布會等官方活動開通了網絡媒體注冊平臺,方便媒體記者快速便捷進行網絡報名;針對女足參加里約奧運會和男足參加十二強賽主客場賽事,新聞辦和隊伍、中國之隊媒介部特制定媒體服務手冊,將賽事信息、場館信息、隊伍訓練時間等重要內容面向全國媒體在協會官網公布,并做好客場賽事記者簽證協助、媒體酒店安排等系列媒體服務,進一步提高媒體服務質量,賽事新聞服務得到了行業內媒體記者的一致好評。此外,組織協調各類國字號隊伍境外比賽的媒體報名工作近2000人次。
2016年,協會受理并安排各類日常媒體采訪申請約150余起,期間安排中心及協會領導、各部門、各級國字號隊伍先后多次接受媒體重要采訪活動;配合主流媒體舉辦大型足球報道活動,營造有利足球輿論環境。
此外,協會努力為從業記者搭建業務溝通與學校的橋梁,十二強賽期間,針對文字記者和賽事解說員先后舉辦兩期專題講座,邀請裁判辦為相關媒體從業記者講解國際足聯新版規則,得到普遍好評。在國際足聯電視部的支持下,10月在北京舉辦了2016年國際足聯-中國足協新聞暨電視轉播培訓班,共70家單位131名新聞宣傳及電視轉播相關人員參加。
及時回應公眾關切,打擊虛假新聞
眾所周知,虛假新聞在各個領域的破壞力都可能產生驚人的效果。針對惡意捏造的負面信息,中國足協已逐漸完善了新聞應急機制。通過與輿情調研機構合作,中國足協密切注意相關新聞報道。當監測到虛假、負面信息時,第一時間啟動應對機制,了解事實真相后及時向社會公布真實信息。
圍繞十二強賽、國家隊換帥等大件事,新聞辦針對香港大公報“捏造協會領導講話”、網絡媒體謠傳“u17錦標賽小球員遭暴力飛鏟,足協不管不顧”、“男足國家隊小組出線主教練要下課”、“十二強主場確定有貓膩”等不實報道,以及在“足協杯武漢宏興隊球場暴力事件”“高洪波請辭”等突發事件發生時,中國足協均立即啟動協會內部新聞應對機制,在第一時間進行了正確信息披露,召開相關媒體發布會及通氣會,表明協會的態度和立場,嚴厲打擊了足球報道的虛假新聞,為營造良好的足球氛圍盡到了自己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