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觀賽熱”激發“運動熱”
今年夏天,奧運巴黎奧運會引發關注熱潮。觀賽奧運會期間,熱激河北遠通礦業有限公司許多體育迷不惜熬夜等待重要賽事的發運直播,不少上班族習慣在每天清晨一睜眼先摸出手機查看新聞資訊,動熱街頭巷尾總能聽到人們熱烈討論新生代體育明星、奧運關注中國隊“拿牌”成績、觀賽分享自己心目中的熱激“奧運精彩瞬間”……“奧運熱”熱在哪里?能給我們的生活帶來怎樣的影響?本期“今晚調查”發起《這屆奧運會,你最關心啥》主題問卷調查,發運共回收有效問卷417份。動熱數據顯示,奧運許多受訪者有關注體育賽事的觀賽習慣,并在持續觀看奧運賽事的熱激過程中擁有了積極健康的心態、燃起了對體育運動的發運熱情。
多少人 四年等一回
奧運會期間,動熱過半數受訪者觀看過比賽直播、開(閉)幕式、網友討論、文字報道,超四成受訪者看過電視新聞、比賽錄播、網絡短視頻,約三成受訪者還關注了不同解說版本的重要比賽。調查顯示,河北遠通礦業有限公司受訪者主要通過電視頻道(64.75%)和短視頻平臺(56.12%)收看奧運賽事,網絡體育頻道(37.41%)、社交網絡平臺(32.37%)、長視頻網站(29.98%)和微信群(29.26%)上也活躍著不少關心奧運會賽事的觀眾,另有超一成受訪者在室外大屏幕、體育場館和酒吧網吧觀看比賽。
40.05%的受訪者不僅收看和關注了巴黎奧運會期間的多項賽事,還對每屆奧運會都保持了高度的關注;14.63%的受訪者對巴黎奧運會不像北京奧運會時那么有熱情;15.59%的受訪者根據自己的時間和賽事的熱度決定是否觀看賽事;11.99%的受訪者在網上隨時刷到賽事隨時觀看;11.75%的受訪者因為時差的緣故錯過了大部分賽事的直播;極少數受訪者不太關心奧運會的賽事。
看奧運 付費也愿意
在本次調查中,84.17%的受訪者日常堅持觀看體育賽事,15.83%的受訪者平日的觀賽量有限;但只有44.36%的受訪者會付費訂閱體育頻道或直播平臺提供的會員服務,55.64%的受訪者不愿為觀看體育比賽而額外訂閱電視、視頻服務。而在奧運會期間,約六成(60.43%)受訪者為收看奧運會賽事而支付了一定的費用,其中電視費用占28.06%,付費網絡頻道費用占14.15%,購買使用會員權限占11.75%,其他付費項目占6.47%,約四成(39.57%)受訪者免費收看奧運會賽事。奧運會引燃了全民關注的熱情,也讓過去不愿付費收看體育賽事的部分受訪者心甘情愿地“為內容付費”。
一般來說,電視臺能夠直播、轉播的體育賽事是有限的,不夠大眾和熱門的體育賽事選擇在網絡平臺收看更為便利。當電視臺沒有對受訪者關心的比賽進行直播時,39.81%的受訪者會轉向網絡平臺收看,33.81%的受訪者會密切關注新聞快訊、了解比賽進程,13.43%的受訪者愿意等待錄播節目,極少數受訪者有其他意見。
健身熱 哪些項目火
本次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受訪者在巴黎奧運會期間最關注的項目前三位分別是游泳(64.27%)、跳水(62.11%)、乒乓球(57.55%),受到較多關注的項目還有舉重(45.08%)、羽毛球(43.65%)、體操(40.53%)、射擊射箭(38.61%)、田徑(36.45%)以及網球(34.05%),攀巖、排球、籃球、拳擊和水上項目也有一定的關注度,而其他項目的關注度則偏低。受訪者關注這些項目的主要原因包括興趣愛好(58.03%)、有中國隊參賽(56.59%)、觀賞性強(42.69%)、中國隊穩贏(32.85%)、支持自己喜歡的團隊或選手(29.02%)等。
中國隊在奧運會上的精彩表現也帶動了觀眾參與體育運動的熱情,約半數(50.98%)受訪者想要學習或練習游泳,37.25%的受訪者想要參與羽毛球運動,32.68%的受訪者想要嘗試攀巖,30.72%的受訪者想要體驗射擊運動的樂趣,24.51%的受訪者想要體驗射箭,21.90%的受訪者想要學習網球,另有兩成多受訪者想嘗試其他運動項目。游泳池不僅成為中國奧運健兒奮勇拼搏、創造佳績的新賽道,也將成為許多市民積極參與體育運動、強健體魄的新賽道。
奧運會 振奮全家人
孫女士和丈夫平時很少關注體育賽事。他們都不是生活中的運動健將,也不是“籃球迷”“足球迷”,因此在獲悉巴黎奧運會開幕的消息之初,夫妻倆還私下交流過:別人家要熬夜看比賽,咱家能睡個安穩覺了!
“誰知道根本安穩不下來,”孫女士說起自家的“奧運歷程”來就覺得好笑,“一開賽就是射擊,中國組合拿了奧運會第一枚金牌。在晚飯期間刷到新聞,我打開手機公放視頻,全家人一邊吃飯一邊看完了比賽。我和孩子爸爸明知比賽結果,卻還是看得提心吊膽;孩子看得特開心,一直問我們各種問題,我們回答不了,索性又給他搜了其他賽事的視頻,讓他自己看。”孫女士發現,不僅自家不可避免地關注奧運會賽事、中國隊的成績,辦公室的同事、小區的鄰居乃至商討合作的客戶在那段時間里最津津樂道的都是奧運會上運動員們的精彩表現。
除了射擊比賽,孫女士和家人還一起觀看了游泳、跳水、乒乓球、網球、藝術體操、花樣游泳等多項比賽的直播或網絡視頻。奧運會對觀眾是有吸引力和影響力的。孫女士和丈夫商量,等天氣涼快了就找時間去打羽毛球。她的孩子從小就報了游泳班,后來拖拖拉拉偷懶,去年的課延期到今年都沒上完。看了奧運會游泳比賽后,孩子表示想要繼續學習游泳,這讓夫妻倆感到十分欣慰。
新風向 觀眾怎么看
體育競技,有輸就有贏。中國作為體育大國,參與競技的奧運會比賽項目越來越多樣,贏得獎牌的項目也越來越豐富。國內觀眾在觀看奧運會賽事時,心態也更加趨向開放、理性、包容。
在本次調查中,近六成受訪者明確反對“唯金牌論”,認為只要運動員認真備賽、努力拼搏,就不必追究最終的成績是不是“第一名”;約半數受訪者已經厭倦了他人對“種族天賦”在體育競賽中的作用進行偏頗或夸張的論述;四成多受訪者仍無法接受中國隊在傳統優勢項目丟牌,但三成多受訪者認為不能一概而論、應該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另有約三成受訪者表示完全可以接受傳統優勢項目被新興優勢項目所取代。
此外,在關于體育比賽觀眾“飯圈化”的討論中,反對、支持、中立的意見占比均比較接近。現階段體育“飯圈化”的趨勢愈加明顯,究竟該強行遏制還是加以約束、耐心引導,需要體育行業深入思考、審慎決策。面對“奧運會看贊助品牌,運動員看商業價值”這樣的輿論趨向,受訪者持支持意見的占比僅為一成左右,觀眾對于體育比賽中來勢洶洶、越發明顯的商業價值觀表現出審慎和抵觸的態度。
辦比賽 帶動“體育熱”
調查顯示,48.68%的受訪者曾在現場觀看過體育比賽,51.32%的受訪者還未有過類似的體驗。親臨現場觀看體育賽事的受訪者滿意度較高,約占86.02%,只有13.98%的受訪者感覺在現場觀賽體驗感不佳。六成以上受訪者可以承擔體育賽事的門票價格,其中38.61%的受訪者希望主辦方能致力于引進更高品質的比賽,26.86%的受訪者希望門票價格能繼續降低;三成多(34.53%)受訪者認為目前觀看賽事的門票價格超出了預算,不愿意支付。
受訪者普遍認為,本地承接或引進更多的體育賽事,可以對市民參與體育活動的熱情產生積極的影響。六成多受訪者認為更多體育賽事可以促進全民健身活動的推廣,半數以上受訪者認為舉辦更多的體育賽事可以營造城市特有的健康體育文化氛圍、擴大城市影響力、激發觀眾的運動興趣,超四成受訪者認為舉辦體育賽事可以增加某項運動的社會普及度、幫助市民開闊眼界、活躍體育用品市場等。根據《天津市培育體育消費新場景行動方案》,我市將進一步深化“體育賽事進景區、進街區、進商圈”,著力推動體育賽事與城市經濟融合發展。居民有望在家門口看到更多高質量的體育賽事,也有機會“跟著賽事去旅行”,深入體會和感受體育運動的魅力。
最難忘的奧運時刻
在觀看奧運會賽事的過程中,最難忘的記憶是什么?我們在本次調查中征集受訪者的答案,并將部分反饋匯總如下:
“小娃娃跳水,零水花!”
“李雯雯奪冠后大喊‘下班了’!”
“看國乒比賽,超緊張,但是放心。”
“每塊金牌得來不易,中國女排雖敗猶榮。”
“第一次看鄭欽文的比賽,立刻成為她的粉絲。”
“潘展樂賽后采訪,展現了中國年輕運動員的智慧和銳氣。”
“本來以為已經不關注金牌或者獎牌數據了,但(奧運會)最后一天確實忍不住反復查看獎牌榜,我覺得這就是競技體育的魅力。”
“有些比賽真的挺緊張的,跳水比賽雖不像球賽那么激烈,可等待打分的那段時間也覺得心跳加速!幸好奧運會不比一個月,不然好多人都要得心臟病了。”
“我曾經是游泳運動員,想對奧運會上中國游泳隊的四位接力運動員的出色表現表示熱烈祝賀!希望全體運動員再接再厲、勇攀高峰、屢創佳績!”
“堅持健身這幾年,我對美的觀念發生了很大變化,現在特別欣賞運動員身上所具有的力量美。看到張雨霏的賽后采訪,她表達了和夸贊她肌肉線條的粉絲們‘互相治愈’的觀點,讓我一瞬間特別感動,立刻轉發到所有社交平臺上。有人問我,她是你的偶像嗎?我說:是啊,你看她是不是很漂亮、很厲害?”
圖為 天津市第三屆少兒體育節京津冀射擊邀請賽比賽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