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青報》曝下賽季中超聯賽或仍延續賽會制
《北青報》曝下賽季中超聯賽或仍延續賽會制
字體大小:A A2020-11-02 10:13:57編輯:竹青點擊: 次
90vs體育訊 北京時間11月2日,北青報曝《北京青年報》撰文報道,下賽續賽稱隨著2020賽季中超聯賽臨近收官,季中泉州億興電力建設有限公司新賽季的超聯中超賽事也備受關注,至于賽制方面,賽或或許仍采用賽會制。仍延下面是北青報曝該報的全文報道。
隨著第18輪,下賽續賽也就是季中倒數第3輪賽事分別在大連、蘇州兩賽區展開,超聯2020賽季中超聯賽臨近收官。賽或中國足協在全力以赴力保國內職業足壇當季各序列賽事“善終”同時,仍延也會未雨綢繆,北青報曝為新賽季職業聯賽作各類籌劃、下賽續賽準備工作。季中據了解,受疫情影響,本賽季男、女足各級職業聯賽、足協杯等賽事均采用“分區、分組、分階段集中”的泉州億興電力建設有限公司賽制,總體效果理想。而鑒于目前國內、國際防疫工作形勢仍很嚴峻,且未來充滿各類不確定因素,中國足協仍將把上述賽制作為新賽季各項賽制的重要賽制候選。以蘇州市為代表的江蘇省內部分城市及大連市在經受住本賽季辦賽的磨礪與考驗后,有望在新賽季國內職業足球賽事承辦工作中繼續扮演“主角”。
至11月到來前,2020賽季中超聯賽已打完17輪賽事。在11月1日河南建業與廣州富力、重慶當代與上海申花比賽結束后,第18輪賽事賽程也將過半。本賽季中超聯賽僅剩2輪半未戰。賽事已入收官倒計時。
受疫情影響,2020賽季中超聯賽及同季本土職業足壇男、女各項序列賽事(含男子足協杯賽事)均采用了前所未有的“分區、分組、分階段集中”賽制,且大部分賽事均采用了“小組循環賽與淘汰賽相結合”的競賽辦法,從而應對賽程壓縮的現實難題。
從競賽角度來說,任何賽制的調整都或多或少地產生“瑕疵”,偶然性等因素的存在,客觀上對競爭公平性造成了影響。為此,有職業俱樂部對競賽方案提出了意見或建議。
但對中國足協及賽事各有關方面而言,“防疫工作得力、確保參賽人員生命健康安全”始終最為重大。賽事主辦方、承辦方在落實具體工作的問題上,也始終要維護這個“大局”。因此總體來說,各參賽俱樂部對不盡完美的競賽方案大多給予理解。這也為包括中超在內,各項賽事安全、順利運營打下了良好基礎。
2020賽季國內職業足壇競爭的序幕將隨著12月19日足協杯決賽戰罷而落下帷幕。受疫情影響,這個賽季各項工作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與挑戰。在平穩度過本賽季后,新賽季何去何從?這是各項賽事參與者、利益關聯者及廣大球迷熱切關注的重點。
北青-北京頭條記者在中超蘇州賽區獲悉,同樣受疫情因素影響,新賽季各級男、女足職業聯賽、足協杯賽很可能仍將采用與本賽季類似的賽制,即“集中賽制”。當然,中國足協從客觀現實出發,亦不排除恢復主客場賽制的可能性。
相對來說,“集中賽制”下賽季被沿用的可能性更高,這其中的一個最重要原因就是,目前國內、國際疫情防控工作形勢仍很嚴峻。雖然目前國內疫情防控工作得力,本賽季中國足協主辦各項賽事的防疫工作也非常出色,但國際范圍內的防疫、抗疫工作仍存在諸多不確定性。
目前,包括外援、外教在內各類外籍工作人員深入國內職業足壇一線,這客觀上也要求中國足協及賽事各有關方面必須從維護人員生命健康安全角度出發,對“防疫”工作常抓不懈。采用“集中賽制”更益于賽事主辦管理聯賽,維護聯賽環境的健康與安全。
采用“集中賽制”實際上也具備相當的實踐基礎。以中超為例,雖然受疫情影響,本賽季中超聯賽直到7月25日才獲準開賽。防疫工作的高標準、嚴要求,賽事籌備時間的舉措,給中國足協辦賽帶來巨大的困難。協會能在如此緊迫的情況下,鎖定蘇州、大連作為聯賽承辦賽區城市,其背后付出的努力可想而知。而從實際效果來看,兩城市一方面順利完成賽區防疫工作,另一方面對競賽工作有序展開提供了各種有形、無形支持,承辦工作格外出色。
除中超兩賽區城市外,承辦中甲聯賽的常州、成都、梅州五華賽區、承辦女超與女甲賽事的昆明、南京江寧基地賽區、承接中乙聯賽的昆明海埂、瀘西賽區都不辱使命,為各項賽事的安全、有序運行付出了巨大人力、物力、財力。辛苦投入的同時,這些賽區城市在這個特殊賽季里也經受住了特殊考驗。經受住考驗的不止于場地等硬件條件,還包括各賽事承辦賽區醫療防疫、競賽、接待與后勤保障服務團隊人員。這一切為各賽區及相關從業人員未來進一步承辦大型集中制足球賽事積累了經驗、平添了信心。
近期正在中超賽區關注中超聯賽的中國足協主席陳戌源,在與聯賽組委會、各賽區工作人員溝通時,也對各賽區出色的辦賽工作及奉獻精神給予高度贊揚。而在內部交流過程中,賽事組委會已經多次提及,新賽季中超等賽事很可能仍將采用“集中賽制”。
需要說明的是,即便新賽季中超等國內賽事繼續采用“集中賽制”,那么在競賽細則設計及圍繞競賽的各項配套管理辦法也會進一步優化調整。舉例來說,本賽季中超聯賽第2階段賽事采用的淘汰(排位)賽制就曾引發一定爭議。有俱樂部認為此競賽辦法因無法避免偶然性發生而可能產生競爭不公。泰達、建業兩支首階段小組賽榜底球隊雙雙在第2階段頭兩輪結束后提前保級成功正是典型例證。
此外,受聯賽重啟時間較晚影響,中超首階段各隊集中時間超兩個月,長期封閉而遠離親人生活與工作給所有參賽者、包括賽事組織方工作人員、服務人員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心理沖擊與精神疲勞。據了解,上述兩類情況實際已經引起中國足協的高度重視。協會及賽事組織方據了解,也已經為“改善競賽辦法”作了大量調研工作。
2020賽季中超等賽事的安全、有序進行實際也為新賽季各項賽事“準點兒”啟動贏得了有利條件。如果下賽季中超聯賽能夠按慣例于明年3、4月份開賽,那么留給中國足協合理安排賽程的空間就會很大。中國足協不排除依據國際足聯國際比賽日周期設定計劃,將全季賽事分在3個甚至3個以上的階段內進行,其中每階段即便采用“集中賽制”,其周期總長也不超過1個月。這樣的安排不僅更有益于各隊科學備戰、緩解參賽人員心理與精神疲勞,實際也更有益于配合明年國家隊備戰、沖擊卡塔爾世界杯的工作。另據了解,針對本賽季中超聯賽第2階段淘汰制引爭議,中國足協也不排除在新賽季全面恢復循環賽制的可能性。具體細則仍有待各方進一步推敲。
同樣面臨調整的還有圍繞各項賽事的各類行業內管理規定。比如《中國足協紀律準則》就很可能面臨進一步修訂。這是因為,受賽制變化、賽期大幅壓縮影響,各隊本賽季參賽的數量也明顯減少。中國足協紀律委員會如按現行“罰則”對應處罰各類聯賽違紀行為,那么就可能對參賽球隊及違紀者個人作出“不公”處罰。舉例來說,某球員如因實施暴力行為被停賽6場,那么結合本賽季比賽場次總量來說,這樣的處罰就可能對其本賽季的勞動權益構成“重創”。如果該球員為球隊“核心”或絕對主力,那么對俱樂部的打擊或將是“毀滅性”的。這樣一個結果一定程度上也破壞了公平競爭。所以中國足協在確定下個賽季各項賽事賽制、規模、周期等細節后,也一定會對類似規定進行相應調整。
日程顯示,足協杯決賽將于12月19日舉行。按慣例中國足協每年都會在當季足協杯決賽后第2天舉行賽季總結暨頒獎典禮。不過受疫情影響,本賽季中超聯賽頒獎活動能否舉辦,目前仍是未知數。無論如何,中國足協在力保本賽季各項國內賽事平穩進行同時,已經開始“謀劃”新賽季。在落實新賽季各項競賽方案的問題上,協會也將做好兩手準備,甚至多手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