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瑜潔:全美最佳新秀的NCAA初體驗
從美國佛羅里達州州府塔拉哈西飛回上海,趙瑜趙瑜潔轉了三次機,潔全佳新花了足足24小時。美最山西裝飾工程總公司
13個小時的初體時差和橫跨整個太平洋的距離,遠不足以概括這名19歲的趙瑜中國女足球員在過去的這一年里“跨過的山與海”。
一年前的潔全佳新此時,趙瑜潔拿到了佛羅里達州立大學(FSU)的美最全額獎學金,趟出了一條可以兼顧學業與踢球的初體留學之路;一年后,她拿遍了一個大一新生在NCAA所能拿到的趙瑜所有榮譽。
球隊層面,潔全佳新趙瑜潔幫助FSU一路力克強敵,美最拿到了ACC區冠軍和校史第二個全國總冠軍;個人層面,初體她以無可爭議的趙瑜表現當選了ACC區最佳新秀和全美最佳新秀,并入選了ACC區的潔全佳新第一陣容和最佳新生陣容,以及全美第二陣容。美最
她每走一步,都在創造著中國女足球員在NCAA新的歷史。
風光無限的表象背后,趙瑜潔也一個人默默承受著留學的孤獨,學業的壓力,文化的沖撞,以及在完全陌生環境下的茫然與失措。
“這一年真的壓力很大、很辛苦。”是趙瑜潔在采訪中說得最多的一句話。最困難的時候,她也有無數次消極到想要放棄的時候,但最終“都是靠自己一個人,慢慢地、一步一步在往前走。”
選擇了一條少有人走的道路,趙瑜潔被很多人羨慕著,也被不少人質疑著。
她沒有后悔自己的選擇:“每個人的腳步都不一樣,不能把一個人的腳步,要求到另一個人身上。你走的山西裝飾工程總公司每一步都是有意義的,不要去質疑你說過的話,和做過的事。”
登陸美國:從備受質疑到最佳新秀
當地時間12月2日,NCAA女足聯賽全國總決賽,佛羅里達州立大學1-0戰勝北卡羅來納大學,捧起了學校歷史上第二個全國總冠軍。
電視轉播鏡頭一掃而過,趙瑜潔擦拭著眼淚,哭了。“每個人都在哭,你一個人不哭也太不好意思了。”
玩笑過后,趙瑜潔正色道,“這學期真的壓力很大,能挺過來,走到最后一戰,真的很不容易。我不可能指望別人能理解這種感受。只有自己經歷過,才知道這是一種什么樣的體驗。”
FSU女足在四個月的賽季里,打了27場比賽。除了因為參加世青賽錯過首戰,趙瑜潔在其余的26場比賽中全部出場,其中23次首發,攻入7球,助攻5次,是球隊進攻組織的絕對核心。
趙瑜潔最初加盟FSU時,一度被美國球迷在網上質疑過其來歷。但她幾乎無縫銜接,迅速在球隊站穩了腳跟,占據了主力前腰的位置。
趙瑜潔全英文接受ESPN瞬采
在賽季初FSU 4-1 戰勝UCLA的焦點大戰中,趙瑜潔貢獻兩個助攻一個進球,被ESPN解說激動地稱之為“比賽的主宰”,賽后一口流利的英文采訪更是讓她引起了美國主流媒體的關注。
NCAA女足一級聯盟的球隊有300多支,是美國女足的搖籃——美國女足歷史上幾乎所有國腳都出自NCAA聯盟。但仍有不少中國女足圈內人都認為,NCAA女足聯賽屬于校園體系,水平有限。
趙瑜潔一路走來都是中國女足各級國字號的十號球員,不少業內人都為她選擇美國校園足球而感到痛惜。
對于一心想走職業道路、以進入國家隊參加世界杯為夢想的趙瑜潔而言,這同樣也曾是她的擔憂。由于要讀書,錯過了國青隊大部分的集訓,趙瑜潔一度擔心會錯過世青賽。
好在,球隊在整個春季學期儲備期的訓練質量,給她吃了一顆定心丸。
“我們很多的隊友也都是各國國腳,大家都跟得上國家隊的訓練和比賽。”中北美及加勒比海地區的世界杯預選賽在美國進行,趙瑜潔數了一下,加拿大有五名國腳都是現役NCAA球員。
“所以要公平地看待這件事。如果連NCAA的比賽都沒有看過,就說我們這邊水平不行,我覺得有點太主觀了。”
隨著秋季賽季正式開啟,趙瑜潔的這份擔憂更是煙消云散。NCAA女足賽程密集,實行主客場制,一周雙賽,接下來的一周雙賽,如此往復,一個月至少踢六場高質量的比賽。
作為傳統強隊,又身處強手如云的ACC區,FSU每場比賽的質量也都能得到保證。
“等到了全國總決賽,就更沒有弱隊了。一場定勝負,每支球隊都有贏得冠軍的可能。所以從心態的準備上,從來不會放松警惕,這也就是為什么我們會有這么大壓力的原因。”
趙瑜潔說,由于每支球隊實力都很均衡,對于每一場比賽的準備細節,都很關鍵。
在趙瑜潔看來,“大場面的比賽氛圍”,同樣是比賽質量的重要保障:“每場比賽賽前的音樂,場場爆滿的觀眾席,介紹每一名球員時觀眾的歡呼,還有場場比賽都有直播和現場采訪的架勢,都會讓人很快進入比賽狀態中。”
一個賽季下來,趙瑜潔在新秀賽季拿下所有個人與集體獎項的“全滿貫”,表現堪稱現象級。
“我很想證明自己。我來美國,有很多人會懷疑我不能得到很好的鍛煉。這些獎項和榮譽,從某種程度上,可能也是對這些質疑的一種回應吧。不要看只是一個冠軍,我們為了這個冠軍,同樣付出了很多的汗水和心血,這是不能被質疑走的。”趙瑜潔說。
文化差異:尋找角色定位與身份認同
一個人背井離鄉來到完全陌生的國度,置身于一個截然不同的文化背景中,趙瑜潔所遇到的挑戰是前所未有的。
“以前只是聽教練說起過NCAA,看過一些她們比賽的視頻,但到了美國,真的完全是一個陌生的環境。”趙瑜潔對于NCAA的初體驗,是從“陌生”開始的。
“國內女超的職業聯賽,你起碼知道自己是什么樣的身份和角色。但在美國,你不知道你肩上扛著的有哪些,你需要做的是什么,怎么完成你的角色。有一種完全的陌生感。”
陌生感無處不在。即便是基本的足球比賽規則,NCAA也與普通的足球比賽有著天壤之別。
比如,NCAA的足球比賽和籃球一樣,是可以無限制換人的——被換下的球員,還能被換上來。
“被換下了再換上去是很累的,你要再做一次準備,不能完全閑下來。”起初,趙瑜潔對于這一點完全不能適應。最多的時候,一場比賽她會被換下兩次,上場三次。
另一個獨特的規則是倒計時。每個球場里都有一塊倒計時牌,每場比賽的最后一分鐘會有一次播報提醒,等到了最后十秒,又開始一秒一秒倒計時。趙瑜潔每一次都會很緊張,FSU也經常在最后時段被對手攻破城池。
更深的陌生感依附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包括趙瑜潔在內,FSU女足匯聚著來自五、六個不同國家的國際生,成長背景截然不同,感興趣的話題也不一樣。
趙瑜潔的英語不錯,但因為文化差異,有時隊友在更衣室里開的玩笑,她的反應都會慢半拍,也會因此遭到一些嘲笑。
國內的長期集訓,給予了趙瑜潔一幫從小一起哭一起笑的隊友,彼此間親密無間。但到了美國,她發現每個隊友都有很強的獨立性和個人性,各自有自己的生活圈子。只是在萬圣節這樣的節假日,才會偶爾一起開一個Party。這讓趙瑜潔格外想念國青隊的隊友。
FSU女足的主帥馬克在潛移默化中教會了趙瑜潔很多。
趙瑜潔覺得自己是一個性格偏軟弱的人,而馬克從不給她過分的壓力,只是不斷地給她勇氣和自信:“他最常說的是,‘Try again, you can do it. Be a strong Chinese girl.’(再試一次,你能做到。做一個勇敢的中國女孩。)”
“馬克很尊重每一個人。球隊有不同性格的人,可能有些人的性格比較出挑。馬克做的是,你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創造力,我在保留你原來性格的情況下,讓你們彼此之間產生聯系,知道我們是一個團隊,我們的目標是什么,需要做什么,彼此給予信任和安全感,一起努力。”趙瑜潔說。
而更多的時候,路是要自己走的。
FSU女足有數十人的教練和保障團隊,每一次客場出征比賽的教練團隊和工作團隊也有十余人,除了主教練、助理教練、體能教練、隊醫、數據分析師、學習輔導員外,還有兩個媒體管理,其中一個負責在球隊的社交媒體會圖文直播每場比賽,進球隊員都會有特定的照片和數據實時呈現。
起初,只有趙瑜潔一直沒有自己的圖片,她試著溝通說:“如果我也能有自己的照片,我的家人和朋友看到了會很高興的。”從那以后,FSU的社交媒體更新了趙瑜潔的信息。
時間長了,趙瑜潔也慢慢體會到了NCAA的意義。
“NCAA不完全是大學聯賽。曾經從這所大學走出的畢業生、學校附近的居民、這座城市的其他人,都會來看比賽。他們不光是對這所學校的這支球隊有很深的羈絆,也對這支球隊的每一個人有很深的感情。你能贏下冠軍,不僅僅是為了自己,也是為了他們。”
FSU球場和看臺的距離很近,每一場比賽中場休息時,球隊都會請當地的小女孩到場地中央踢一個小比賽。賽后,球隊的隊員們也會扔些小的紀念球,或是送一些紀念T恤給觀眾,增加彼此的聯系。
身披33號戰袍的趙瑜潔,也逐漸成為了FSU,乃至城市的驕傲。每場比賽介紹隊員時,她都能得到現場山呼海嘯的歡呼;賽后,她也常常被球迷團團圍住,索要簽名合影,偶爾嘮個嗑——就連對手的家人,也有不少被這個中國女孩圈粉。
在拿下全國總決賽冠軍后,一趟塞了不少觀眾的航班上,還有美國的大叔炫耀著要到了趙瑜潔的簽名。
獨自成長:學會與自己更愉快地相處
一年前,趙瑜潔是抱著“想看看外面的世界”的想法,選擇留學美國的。“現在看夠了,想回來了。”被問及這一年里最開心的事情時,趙瑜潔脫口而出地說,是“回家。”
趙瑜潔隊友的家人幾乎都全程觀看了FSU所有的比賽。在拿下ACC區半決賽后,看到隊友們和看臺上的家人擁抱在一起,有些失落的趙瑜潔沒能忍住眼淚。
對于一直在專業體制下成長的中國運動員而言,校園生活是截然不同的一個世界。趙瑜潔每天的生活的都被學習和踢球塞滿,經常壓力大到奔潰。如何合理分配自己的時間,也成了她最大的挑戰。
趙瑜潔的室友是球隊的學霸,房間里貼滿了時間表,會把每天的計劃安排得清清楚楚。“看別人做得這么好,自己也想做好一點。”被震驚到的趙瑜潔試著模仿隊友,開始規劃每一天的日程,“學著像個大人一樣。”
客場包機
學業上的壓力依然無處不在。趙瑜潔選擇了很難的專業,要在全英文的環境下學習生物、化學這樣的理科課程,每天都要做作業到半夜十二點、一點。球隊給每個人配備了監測睡眠質量的手表,要求每個人每天要保證八小時的睡眠,趙瑜潔永遠是拖后腿的那一個。
有時候踢客場比賽,作業實在做不完,趙瑜潔還要發郵件給老師,請求可以推遲交作業的時間。
“其實就是學習怎么和自己相處,怎么和周圍的人相處。”在度過了最初“看看外面的世界”的階段后,趙瑜潔覺得現在要做的,就是要鍛煉和磨礪自己,“大學應該一個培養的階段,為了將來進職業隊做準備。”
趙瑜潔雖然古靈精怪,私下卻很低調。但到了美國后,她開始更多地更新自己的社交網絡,有時會發一些比賽的預告,希望當地的中國人能到現場給她加油助威,也有時會發一些自己比賽的照片和視頻,分享給家人和朋友。
“我只是慢慢學會,把不會表達的自己表達出來了。”趙瑜潔說,她也會怕被遺忘。
到了美國以后,除了學習和踢球,趙瑜潔大多數的時間,都是在獨處。
在她看來,自己最大的成長和變化,就是更加珍惜現在所擁有的一切:“我以前會對結果很執著,會給自己很大壓力,跟自己較勁?,F在我會學著跟自己更愉快地相處,怎么在自己壓力大的時候,緩解自己的心情,了解自己處于什么狀況,怎么去調節它。”
這一年這么難,后悔選擇去美國踢NCAA嗎?
“不后悔。我在這一步步走過來的路上,回頭去看,會覺得自己真的在一步步往前走。有時候可能會往回走,但我覺得這都是一個過程,是一個很美好的事情。雖然現在真的覺得很艱難,學業好難,踢球好累,教練和學校要求好高,但我在改變自己,也在挑戰自己。等真的畢業的那一天,肯定會很不舍吧。”(采寫 / 陳清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