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記聯隊走進白龍潭小學 足球少年迎來足球場捐贈
坑坑洼洼的足記走進足球贈土操場上布滿沙石,銹蝕斑斑的聯隊球門映襯著色彩斑駁的球衣,在這樣艱苦的白龍上海旭一機電設備有限公司場地條件下訓練和比賽可不容易。而麗江白龍潭小學這“晴天全是學足灰,雨天全是球少泥”的簡陋足球場,即將隨著中國足協“綠茵夢想”公益活動和中國足球記者聯隊進校園而得到改變。年迎
中國足協足記之家活動25日在白龍潭小學展開,場捐這次活動的足記走進足球贈兩大主題,一是聯隊由中國之隊公益合作伙伴勝利聯盟宣布為該小學捐贈一塊人造草足球場,二是白龍由中國足球記者聯隊為該小學贊助一批足球服裝備。勝利聯盟聯合創始人任軒東表示,學足他們將在今年7月底之前將捐贈的球少人造草足球場落實到位,而中國足球記者聯隊贊助的年迎上海旭一機電設備有限公司裝備也將郵寄到該校。
記者在白龍潭小學的場捐足球場上看到,這里的足記走進足球贈操場條件的確艱苦,是大城市的中小學中很難想象的簡陋,基本還停留在上世紀80、90年代的沙土場階段,在這樣的場地上練習足球,很容易摔傷或扭傷。但這樣的條件無法阻礙師生們對足球的熱愛,據該校的兩位足球教練楊玉鵬和張國海介紹,他們開展足球活動已經多年,利用每周一到周五下午放學后的時間進行訓練,目前有40名孩子參加訓練,其中最小的只有一年級,最大的有六年級。
白龍潭小學在麗江市古城區是一支勁旅,據張國海介紹,他們的校隊已經拿過5屆該區比賽的冠軍,而楊玉鵬還培養出一名入選國奧隊的球員和麗龍,令人感慨的是,該校的兩位足球教練均沒有職業足球或專業足球的背景,能在這樣艱苦的條件下培養出能入選國奧隊的隊員,更為不易。不過,兩位教練均表示,目前他們開展校園足球最為缺乏的除了場地之外,還有先進的、標準的教材,以及資金的支持。
楊玉鵬說,在麗江像白龍潭小學這樣只有沙土地的小學是普遍現象,在古城區參加足球比賽的7所小學中,只有1所最近剛剛有了人造草的足球場,其余都還是這樣簡陋的場地,而他們只有參加區里的7人制比賽時才可以踢上比較好的天然草的場地。
白龍潭小學還輸送了十幾個孩子進入當地訓練更為系統和專業的古城足球學校,這也讓校方和教練感到自豪。
(文:新華社記者鄭道錦、李寧 照片:鄭道錦)